第二十七章 灵液告急-《农业之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陈德彪在村里的能量,果真不是盖的。
    仅仅两天时间,他就做通了刘开山跟刘四贵两人的工作。
    杨树听说,一开始刘四贵是不同意的。
    刘四贵家的那片竹林,是樟树村唯一的一片竹林,占地近十亩,每年仅是卖春笋以及冬笋,就能赚三四千块钱。
    樟树村,家家户户晾衣服的竹竿、编制箩筐等用的竹子,都来自竹林。
    刘四贵自然舍不得。
    问题是,杨树将竹林跟果园挂钩。
    刘开山得到消息,夫妻两跑到刘四贵家是哭爹喊娘。
    求刘四贵给他们一条生路。
    就差没跪下磕头了。
    这一下,将刘四贵逼到墙角。
    作为樟树村刘姓领头人,刘四贵如果这时还见死不救,那是会遭族人埋怨,甚至唾弃的。
    刘四贵担不起这个风险。
    最终,刘四贵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,硬生生答应下来。
    好在杨树办事地道,以8万块钱的价格将竹林盘下,没乘人之危。
    杨树明白一个道理。
    要想在村里将事业做大,做事就必须公正、厚道。
    贪一时的小便宜,将来都是要还的。
    就算如此,经过这次交锋,刘四贵刚通过老樟树一事,积攒起来的气焰,又被杨树轻飘飘地打压了下去。
    双方再次打成平手。
    …………
    8月15日,杨树跟村委签订荒山承包合同。
    500亩荒山,以每年每亩租金80元的价格,签订了50年的承包期限。
    合计承包费用200万,每年4万元。
    这一次,杨树没当冤大头。
    除了首期前三年的12万元承包费用,剩下的一年一付。
    当然,如果杨树愿意,随时可以将剩下的承包费用一次性结清。
    加上盘下果园跟竹林的费用,杨树一下又花去30万。
    才一个月的时间就用掉140万,账面流动资金只剩下175万,连杨树自个儿都吓了一跳。
    “总感觉,什么都还没干呢!”
    真正投入使用的,只有自家后院的一个池塘。
    资金就少了近一半。
    而随着摊子渐渐铺开,用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,杨树已经在想办法,怎么去获取第二笔资金,向农业项目输血了。
    “时不我待啊!”
    第(1/3)页